風箏與軍事

2019年3月20日

追尋風箏的起源,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(zhàn)國(770-221BC)時期,由于戰(zhàn)爭的需要,古人以鳥為形,以木為料,制成可在空中飛行的“木鳶”。據(jù)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》記載:“墨子為木鳶,三年而成,一日而敗!绷頁(jù)《鴻書》記載:魯班也曾制作過木鳶,曰:“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!痹谥袊糯绝S一直是戰(zhàn)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,并能帶上火藥用作戰(zhàn)爭進攻的武器。

魯班是魯國(今山東曲阜一帶)人,墨子是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杰出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墨家創(chuàng)始人,也是魯國人(一說宋國人),由此推斷,風箏鼻祖"木鳶"的發(fā)源地,應(yīng)是齊魯一帶。

民間傳說中最早的風箏是楚漢相爭時張良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他坐在大鷂子上飛到項羽軍隊的上方,在鷂子里唱楚地思鄉(xiāng)的民歌,唱得項羽軍隊“四面楚歌”,所謂“征人一夜盡望鄉(xiāng)”,軍無斗志,于是項羽大敗。

古代風箏,曾被用于軍事上偵察工具之外,更有進行測距、越險、載人的歷史記載。

漢代——楚漢相爭,韓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風箏,并裝置竹哨弓弦,于夜間漂浮楚營,使其發(fā)出奇怪聲音,以瓦解楚軍士氣。

北齊——文宣帝高洋,將人綁上翅膀,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,名為“生”。

南北朝——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。梁武帝時,侯景圍臺城,簡文嘗作紙鳶,飛空告急于外,結(jié)果被射落而敗,臺城淪陷,梁武帝餓死,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。

唐代——將被用于軍事上的風箏,已漸轉(zhuǎn)化為娛樂用途,并于宮廷中出放風箏。

宋代——人們把放風箏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,百姓在清明節(jié)時,將風箏放的高而遠,然后將線割斷,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。

明代——以風箏載炸藥,依“風箏碰”的原理,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,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。

清乾隆——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。

日偽時期——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,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,并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。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,訓練打靶。

1980年,風箏開始廣受喜愛,除原來雙線外,并演變成三線,四線的技術(shù)風箏或特技風箏。

來源(義祥人力) 作者()

蘭州義祥人力資源服務(wù)有限公司(m.sunshinecoastconferences.com)